严昌洪
宋代张择端的名画《清明上河图》,以描摹士民农商生活再现北宋汴梁繁华热 闹的太平景象而享誉后世。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:“如果我们在研究经济史时, 在一堆堆统计数字以外再配上一幅幅《清明上河图》式的‘风俗画’,那么展现在 人们面前的经济史就是生动的。”现在有一幅近代风俗画长卷已展现在我们面前, 使从前面目严肃的中国近代史变得生动活泼起来。它就是刘志琴先生主编的三卷本 (近150万字、100多幅照片)《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》(浙江人民出版 社1998年版)。 长期以来,传统史学重在统治者的文治武功、礼乐教化、食货经济等的记载, 至于民众生活情形,或者语焉不详,或者不屑笔录。在新史学中则表现为重政权更 迭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、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调适,等等,一代又一代人民大众 在一场又一场历史风云变幻下的衣食住行、婚丧嫁娶、消闲娱乐则根本不被重视, 以致大学历史系的毕业生,对历代民众是如何生存和生活的所知寥寥,更遑论一般 读者。 人们得到一些大致印象,多来自于小说、电影、电视剧似是而非的描写。因此 史学留下了巨大的空白,也留下了巨大的遗憾,因为历史的全部真相始终未能比较 透彻清晰地揭示出来。鸦片泛滥为什么会导致中西两个大国之间的战争?洪秀全为 什么不利用中国传统的神而是借用西方的上帝来发动农民造反?舶来的商品是怎样 改造着中国民众的面貌?反洋教斗争在大江南北连绵不绝,最终导致了义和团运动 的发生,除了侵略引起反抗外,还有没有中西文化、风俗冲突方面的原因?维新君 子们提倡的断发易服改元废跪拜的主张中是否有一种比“改良”更激进的“革命” 的潜台词或弦外之音?外国人利用人类博览会展出中国恶风陋俗以侮辱中国国格和 华人人格的作法,在留学生从爱国走向革命的转变过程中起了怎样的作用?民国初 年的尊孔读经、表彰节烈、迷信泛滥、道德堕落的社会风气与前面的辛亥革命、后 面的新文化运动各有什么关系?这些问题不弄清楚,一部近代史就不算“真相大白 ”。 随着世纪末大众文化的崛起,人们呼唤着贴近大众、贴近社会、贴近生活的, 能从书斋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史学著作;学者们也呼唤着有关社会文化史理论架构的 设计与创作原料的开掘。此书就是对这些呼唤的一种回应,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探 讨,又有丰富翔实的史料铺陈;既可满足民众窥视以往历史景观的渴求,又可在一 定程度上为研究者提供进一步讨论的基础。 此书在写作体例上选用了以编年为经,以本末为纬,以史实为本,以论说为精 髓的体裁。这也是很独特的。采用编年体是否合适,虽然还有待权衡,然而此书的 著者在“借助编年,走进历史的场景”方面作了可贵的尝试。我在写作《西俗东渐 记》一书时,鉴于许多西方风尚的传入时间一时来不及考订,曾立愿再写一本《西 俗东渐考》,详考各种西方风尚传入的时间、路径、过程及影响。如今这一工作不 需要做了,因为本书对最早的煤气灯、铁路、电报、电车、汽车、自行车、X光等 西洋器物的传入时间,西洋新闻、教育、体育、文艺形式以至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 及影响,甚至第一次实行“夏时制”的时间与反映,均有详细的介绍与评说。对学 术界流行的某些说法还进行了考辨。著者对各类史料广搜博采,务求翔实可靠的另 一目的,就是“用编年方便检索,使这本书不仅系统地表述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 的走向,还能起着工具书的作用”,以便同行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性的研究和 考查。著者的这种广阔胸怀尤其难能可贵。 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 〔19981015№G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