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圣铎
《中华活页文选--成人版,第一辑、第二辑)》
《中华活页文选--高中版,第一辑》
“活页文选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刊,已经出了若干期了。青年时期我就爱 读“活页文选”,已逾“知命”之年的我又读到它,颇有些旧友重逢的感觉。闲 暇里细读新出的几期“活页文选”,自是一种享受,读着读着,心底里竟产生一 种怪念头:即把“活页文选”同北京人喜闻乐见的小吃联系到了一块儿。 说起京城的饮食业,真可谓精华汇萃。不但汉族几大菜系的专门餐馆鳞次栉 比,而且你还可以看到“蒙古全羊席”、“手把肉”等少数民族食品的招牌高悬 闹市。不但有中国食品,而且有标准的西餐、“日本料理”、“韩国风味”等等 世界各国的食品。北京人的“吃食儿”品种虽多,但北京人对小吃却情有独钟。 说到底,这是因为小吃与北京的普通人离得近,用个政治术语--它较为“大众 化”。试想你无论走进哪家上档次的饭馆,要吃一顿像样的饭,兜里没有装上一 二张“伟人票”,恐怕心里总是不踏实的。而吃小吃却要节省得多;一碗“龙抄 手”不过一二元钱,一盘“夫妻肺片”不过三四元钱,其他如“油酥火烧”、 “锅贴”、“爆肚儿”等等价钱也都差不多。买起来可多可少,真可谓“廉费由 人”了。“活页文选”也有类似的“大众化”特点。它通俗易懂,物美价贱,每 份不足一元钱。一份“活页文选”的价钱甚至连一根较高级的冰棍也抵不上。小 吃的价格虽便宜,从营养的角度看却未必比大菜差。有肉有菜,有咸有甜。“活 页文选”虽小,内容却颇丰富。有关于文学的,有关于哲学的,有古代的,也有 近代的,有中国的事,也有外国的事。吃小吃你可以挑着吃,读“活页文选”你 也可挑着读。小吃虽贱,味道却颇佳,有些独特的风味甚至是吃大菜时所吃不到 的。“活页文选”虽廉价,但为其撰稿者却大都是各方面的专家,文笔生动,深 入浅出,质量也是上乘的。 小吃之所以被人们喜爱,除了它的精美和价格低廉外,另一方面的突出特点 是它的便捷、多样。人们都有这样的经验,要是到正式饭馆里请客或赴宴,连等 带吃,没有二三个小时是不行的。如果是到小吃店,吃饭的时间就可大大缩短。 而且是随到随吃,不必久等。我在出差时就常常到小吃店里吃午饭或晚饭,主要 就是因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。“活页文选”的“便捷”主要体现在它出版周期短、 能紧跟形势上。新出的几期“活页文选”,有些内容就是切近社会关心“热点” 的,如孔孚的诗等。另外,“活页文选”体小身轻,便于携带,无论是旅行或是 小憩,都可随时拿起阅读,也是一种“便捷”。小吃的种类是多样的。小吃包括 了许多地方的地方风味,龙抄手原是四川的,羊肉串原是新疆的,过桥米线原是 云南的,卤煮火烧原是北京的,而如今在小吃店里却不大计较它们的原产地,兼 有各地风味小吃的小吃店往往是最受欢迎的。“活页文选”的内容也有多样性。 它的作者不是一位,而是多位,且经常变换。他们的专业、风格是人人各异的。 所以,读“活页文选”,你就像进了一座兼营各地风味小吃的美食城,你能欣赏 到不同专业、不同风格的作品。新的几期“活页文选”中,既有古代诗歌鉴赏, 又有中学生范文分析,既有某一学术领域的介绍,又有中外经典作品的比较。涉 猎广泛,变化多端,真是给人一种琳琅满目、目不暇接的感受。新的“活页文选” 一出现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,充分说明它是成功的。如果我们可以把出版 物比喻为精神食品,则“活页文选”就是其中“美味佳肴”中的“精制小吃”。 中国的小吃今天也面临着挑战:那就是有些品种已显得陈旧,不适合现代人 的口味。有些品种人们品尝得多了,失去了新鲜感,即将在人们心目中失去地位。 从事小吃业的人们已经认识到,如果总是墨守成规,总是守着老祖宗传下来的老 品种、老工艺不变化,那么小吃业就会萎缩,人们对小吃的兴趣就会一天天地淡 化。“活页文选”也存在着同样的隐忧:如果我们不能在内容上、形式上不断开 拓创新,如果我们只是墨守成规,那么“活页文选”的吸引力也会不断降低。所 以,如何推陈出新,开拓新领域、变换新形式,使“活页文选”随着形势发展、 时间推移,而越来越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,是摆在“活页文选”编辑者面前的大 课题。(《人民书城》)